关于纱支的说法:一般有2/40,2/32,2/24,2/20,2/16,2/8等不同支数~~!
2/40中的2是双股线,40是支数
支数越小,也就最粗,反之,越大,纱支就越小~!毛料不同,纱支数也有不同规格~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横机的编制是纬编制还是经编织?
纬编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针数:1.5G,3G,5G,7G,9G,12G,14G,16G
数字越小,针数越粗~~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那种很粗的大扳针,,一样的衣服,,,是手工的还是机器的,,,那种的一般是几针,几股,,,,,还有针数跟支数有什么区别怎么分辨的
很粗的大扳针是指绞花吧?在1.5针和3针和5针,7针车上可能最宽能织10针乘10针绞花,而且织起来很慢,容易断线,再粗就只能用手工织了.在大生产中,这种很粗的绞花多半是后期用手工缝的.针数越小,纱支数就要越细,反之,针数越大,纱支数就越粗.比如:26支双颗织12针车,3针车就得26支5颗纱织了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织法:单边,坑条,三平,四平,柳条,扭绳,盖毛,搬针,菠萝针,挑孔,十字针
珠地,猛花,拨花,机织花,挂毛,四平空针,坑条漏针,苓士等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
上衣后片
1. 底边起针=(1/2胸围-1厘米)×横密+缝耗(针)
2. 身长行数=(身长-底边罗纹)×直密
3. 正身长行数=(身长-底边罗纹-挂肩)×直密
4. 肩宽针数=肩宽×横密缝耗(针)
5. 挂肩总行数=挂肩长×直密
6. 挂肩收针针数=(1\2胸围针数-肩宽针数)÷2
7. 挂肩收针方法:
平收3针~6针后,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,在7厘米~9厘米的高度内,将应收针数收完。
8. 后领口针数=后领口宽×横密+缝耗(针)
9. 单肩针数=(肩宽针数-后领口宽针数)÷2
10.肩坡每行收针针数=单肩针数÷肩高行数
上衣前片
1. 底边起针=(1/2胸围+1厘米)×横密+缝耗(针)
2. 身长行数,与后片“2”相同。
3. 正身长行数,与后片“3”相同。
4. 肩宽针数,与后片“4”相同。
5. 挂肩总行数,与后片“5”相同。
6. 挂肩收针针数,与后片“6”相同。
7. 挂肩收针方法: 可比照后片,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,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。可在平收时,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。
袖片
编织袖片时,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:
袖横密=原密度×125% 袖直密=愿密度×95%
1. 袖口起针=袖宽×2×袖横密+缝耗(针)
2. 袖长行数=(袖长-袖口罗纹长)×袖直密+缝耗(针)
3. 袖根针数=袖根宽×2×袖横密+缝耗(针)
4.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=(袖根针数-袖口针数)÷2
5. 袖身行数=袖长行数-袖山行数
6. 袖山行数=袖长高×袖直密×+缝耗(针) ]
7.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=(袖根针数-袖山宽针数)÷2
领片
1.领片针数=(领深×2+后领宽+2厘米)×罗纹横密
2.领片行数=领高×罗纹直密
其它
在做编织工艺时,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:
1.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~3.5厘米,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.5厘米~2厘米。
2.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~24厘米,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~21厘米。
3.编织袖片时,若加针,宜先快后慢,若减针,则先慢后快。
4.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~14厘米。
5.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、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。
6.为编织操作简便,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。
7.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/3。